关于ARM target的cross compile toolchain和root builder的选择
当然是在x86 host上的。 首先试了uclibc的buildroot,可编译toolchain和rootfs,svn更新。使用很方便,用了类似内核和busybox的配置界面menuconfig,可定制项目较细,自动化程度好。但是有个硬伤,不能选择使用glibc,强制使用uclibc。。。。但可能有patch能去掉这个限制。考虑到这个项目的主页也是buildroot.uclibc.org就不难理解这个限制了。对于使用uclinux的用户倒是很合适。
其次是timesys的商业套件,直接提供成品toolchain和BSP。大致每个季度更新,可以下载个人版,基本的工具还是全的。这公司似乎同atmel和arm联系较紧密 ,技术应该很可靠,但是要真正做项目个人版还是不够的,不过个人版提供的一些资料还是很由用处。顺便说一句,我的ebd9261就是提供了这个作为开发工具。
接着是open embedded,可编译toolchain和target package。总得来说做得不错,自动化程度很高,随时更新(用户从版本库检出更新),使用配置文件进行基本配置,可以选择任意包编译。build package的时候会把需安装的文件单独存放,而且粒度很细,比如vim就分放在vim vim-common vim-doc vim-dev vim-syntax vim-dbg vim-help等目录下,同时也提供存放完整vim文件的目录,还提供上述所有的ipk包,总之很是贴心。但是本项目使用的版本管理工具略显怪异。。
随后是gentoo自己的crossdev,这个没什么可说的,四海一家的方案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