确切的说是bootrom串口输出乱码,原因是一些市面的串口线把78直连了,uboot不受影响但是bootrom的串口通信就会出错,有这个问题的同志要注意
at91 patch for 2.6.x
关于挂载NFS的小问题
client机也需要portmap,除非设置nolock
参数。报error -5
一般是这个原因。
关于ARM平台上建立linux rootfs的后话
只有从源码建立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兼容和稳定,尤其是现在各个发行套件使用的glibc甚至ABI版本都不同,因此必须使用一个buildroot套件进行工作。我选的是OpenEmbeded ( http://www.openembedded.org ),使用12/2007发布的stable版本,库和程序较新,又很稳定,可以轻松建立从bootstrap到desktop的环境,同时保持很不错的可定制能力,最难得的是这个套件生成的rootfs几乎是最省空间的。
为了开发方便,可以把rootfs根目录直接挂上工作站的某个 NFS path,这样对文件系统的修改就方便很多。NFS的参数要作为args传给内核,内核中必须打开IP自动配置和NFS支持。挂载上rootfs开始init后系统会remount一次,这回用的不是kernel args里面指定的IP配置了,因此要修改启动脚本让网络环境设置正确。我在这里卡了一点时间,由于dhcp程序不能正常工作,将之nuke掉就好了。
一开始rootfs不用太精简,略微臃肿一些无妨,反正是用NFS rootfs。这样可以避免缺少某些包而启动失败,等系统运行正常再开始剪裁也不迟。注意OE的一些bootstrap-image helloworld-image等等精简系统似乎不能适应NFS rootfs环境,我在这里转了很大一圈,现在确定可以使用的最简配置如下:
ANGSTROM_EXTRA_INSTALL ?= "" #DISTRO_SSH_DAEMON ?= "dropbear" IMAGE_INSTALL =" \ base-files \ base-passwd \ busybox \ mdev \ cron \ initscripts \ #modutils-initscripts \ netbase \ update-alternatives \ sysvinit \ sysvinit-pidof \ tinylogin \ angstrom-version \ #ppp \ setserial \ #nfs-utils \ #portmap \ mtd-utils"
export IMAGE_BASENAME = "seerhut-test-image" IMAGE_LINGUAS = "" inherit image
关于ARM target的cross compile toolchain和root builder的选择
当然是在x86 host上的。 首先试了uclibc的buildroot,可编译toolchain和rootfs,svn更新。使用很方便,用了类似内核和busybox的配置界面menuconfig,可定制项目较细,自动化程度好。但是有个硬伤,不能选择使用glibc,强制使用uclibc。。。。但可能有patch能去掉这个限制。考虑到这个项目的主页也是buildroot.uclibc.org就不难理解这个限制了。对于使用uclinux的用户倒是很合适。
其次是timesys的商业套件,直接提供成品toolchain和BSP。大致每个季度更新,可以下载个人版,基本的工具还是全的。这公司似乎同atmel和arm联系较紧密 ,技术应该很可靠,但是要真正做项目个人版还是不够的,不过个人版提供的一些资料还是很由用处。顺便说一句,我的ebd9261就是提供了这个作为开发工具。
接着是open embedded,可编译toolchain和target package。总得来说做得不错,自动化程度很高,随时更新(用户从版本库检出更新),使用配置文件进行基本配置,可以选择任意包编译。build package的时候会把需安装的文件单独存放,而且粒度很细,比如vim就分放在vim vim-common vim-doc vim-dev vim-syntax vim-dbg vim-help等目录下,同时也提供存放完整vim文件的目录,还提供上述所有的ipk包,总之很是贴心。但是本项目使用的版本管理工具略显怪异。。
随后是gentoo自己的crossdev,这个没什么可说的,四海一家的方案。。。
newsmth:邱大力称赞KID A仍然健在。。
上学的时候找到摇滚版赫然看见此帖已被re了三年,遂知此版不是我等纯洁青少年混的了的地方,于是每次仅仅浏览而已,不敢出声。
现在一只脚已然迈入大叔了,下了新的bjork,兴致满满的玩了guitar hero I II III,觉得自己还没被抛弃,突然想起那个版面,回去看看,首页,三条标题,都是,称赞KID A,鼓足勇气,点击同主题第一条,2000年11月,啊,是我入学前,关了浏览器。
今天是2007年12月,立此存照。
WoW中文输入法更新 v2.2
饭后弄了弄,变化如下。在wow中已经没有什么功能障碍了,邮件和拍卖行都可以输入中文,现在在考虑有没有一个终极的文本框方案,只是对wow api 和lua仍然不太熟悉。下个版本可能会增加词频统计和智能学习,但是前提是仍然维持智能拼音风格的输入方式,嵌入式的选词风格很难做。。。
http://wiki.seerhutlabs.com/Zhinput
v2.2 071204
可以在写邮件和拍卖行搜索物品时输入中文了
增加了一个简单的配置界面
增加了一个工具盘
关于:尝试迁移至Movable Type
其实。。其实迁移成功过。
那个失去响应的问题莫名其妙的消失了,应该是因为我摆弄了一下文件和目录的权限,但是具体的原因和究竟那些文件的什么权限都是个迷。。。google这个问题可以找到一篇和我的情况类似的文章,最后的结果也是摆弄了一下文件权限后系统即正常了,细节为迷。。。
弃用Movable Type的真正原因一是不熟悉架构:需要加入google analytics的跟踪代码和anti spam的插件,但是短时间内搞不定。二是mt的系统加上其他的文件就会比我的空间大了一点点,wp的话就正好比空间小了一点点。。。
总的来说Movable Type的系统很精巧,而且生成的网站性能很高,不过已经失去竞争的有利位置了,看看plugin的数量就知道。
尝试迁移至Movable Type
可耻的失败了。。。。
mt似乎会疯狂连接数据库,造成mysql停止响应,系统中又没有sqlite的模块,只好作罢。
我在自己的工作站上试了一下,发布一个只有十来篇blog的站点竟然需要query 6000次,无法理解。
好的一面是可以往mt导入从wp导出的内容,而且工作的很完美。
WoW中文输入法更新
终于更新了,变化较大。
输入方式模拟智能拼音,可以高亮默认候选词,翻页等更人性化。
项目页面:http://wiki.seerhutlabs.com/Zhinput
核心已经完善,剩下的工作都是周边的功能。未来打算加入对非聊天框的支持和配置界面,不过不着急,先设计好交互方式,毕竟是业余之外的业余项目,不能浪费代码时间。